在台湾高雄出生的蔡芳咏12岁时只身来到北京学习古筝,后来与同样是古筝演奏家的彭士泳结缘。婚后两人回到彭士泳的家乡贵州毕节,蔡芳咏父亲创办的古筝厂也从福建搬迁至贵州。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。如今蔡芳咏和彭士泳,一位从事琴艺教学,另一位主打古筝经营。因古筝缘结,两位“90后”走到了一起。他们是生活上的伴侣,更是音乐上的知音,共同谱写“琴瑟和鸣”的幸福乐章,成为两岸民心相通、感情交融的一道亮丽风景。
初冬,贵州毕节的早晨带着潮湿的冷风。不同于往日,没有学生们练习古筝的琴声,工作室里显得有些冷清。蔡芳咏指导的学生们已到贵阳参加艺术考试──这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时刻。蔡芳咏期待着学生们带回好的消息。
蔡芳咏的父亲制作古筝、母亲教授古筝,蔡芳咏从小就对古筝有着天然的亲近。虽然父母不愿她走上学琴这条“吃苦”的道路,但5岁的蔡芳咏坚持每天练琴4个小时,在同龄人中“小有成就”。
2006年,因为一次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,蔡芳咏第一次离开台湾来到北京,见到更多像她一样热爱古筝的同龄人。他们的演奏让蔡芳咏相当震撼,令她下定决心,一定要到北京进行系统地学习,加强基本功以提升琴艺。作为家里最受疼爱的小女儿,父母不忍心让她一个人到这么远的地方。但拗不过她的一再请求,最终顺应她的心愿。
学习拼音、简体字,住校的集体生活,严厉的老师,离开了父母和姐姐的庇护……蔡芳咏克服着种种困难,新的学习环境也带给她更多新鲜感。以琴会友,她认识了许多来自大陆各地的新朋友,开阔眼界的同时,琴技也在不断提升。
由于两岸的教育系统不一样,获得通用文凭就需要取得本科以上学历。蔡芳咏很清楚,自己所选择的,是条没有退路的道路。为参加和比赛,她每天练琴14个小时、一练就是16年,如愿考入中央音乐学院。2009年,蔡芳咏父亲将多年经营的“松柏古筝”厂,从台湾高雄搬到福建福州,不仅扩充了业务,还成就了蔡芳咏和彭士泳的浪漫情缘。
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彭士泳,那时正在成都经营古筝艺术中心,他希望将高质量的古筝,放在中心销售。为更了解相关这类的产品,他从成都去到福建,前往蔡家的古筝厂。见到同样是演奏古筝的年轻人,蔡爸爸把女儿的微信推给了他。虽然两人并未见面,但彭士泳常在在线咨询蔡芳咏古筝制作的工艺,对蔡家的“松柏古筝”称赞有加;蔡芳咏也看到彭士泳比赛的视频,对他的演奏印象非常深刻。古筝演奏的圈子并不大,在一次老师组织的古筝论坛现场,两人第一次见面。
年龄相仿、热爱古筝,蔡芳咏和彭士泳总有聊不完的话题。每一次讲座、论坛、音乐会,都成为两人特有的“约会”,一起学习、相互了解、一同成长、彼此欣赏,古筝让他们走到了一起。
婚后,蔡芳咏在毕节定居,对贵州的文化相当着迷。她说,小学5年级曾演奏《黔中赋》,但那时并不知道“黔”在哪里,更不明白曲中为何会有这么多忽明忽暗的变化。如今她在毕节生活,才开始知道。“贵州对我来说是一个宝藏之地!北京如果是我‘入世’音乐殿堂的‘门票’,贵州像‘避世’的‘桃花源’。”蔡芳咏说,在这里能让她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回归平静。当她在贵州烟雨朦胧的山雾中,看到山峦树林因为季节更迭、天色阴晴,而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的时候,她更能体会《黔中赋》的曲中意境,体会到贵州的一山一水、明暗变化。这种身心合一的感受,加深了她对琴艺境界的理解,在一片山野间放下杂念、静心音乐,见天地、见自己。“每当这样一个时间段,我总会想起龚琳娜老师对我的嘱托:民族的文化才是我们的‘根’!无论走到哪里,家乡的歌谣总能带给我们安慰。”
在蔡芳咏和彭士泳的提议下,2020年底,蔡芳咏父母把古筝厂从福建搬迁至毕节,由彭士泳负责运营。“作为乐器,古筝不是用来看的,而是用来听的,声音的质量决定了古筝的质量,即使外观再华丽、用料再昂贵,音质不好也是徒劳。”蔡芳咏父亲说。
蔡芳咏第一次参加比赛时很紧张,他安慰女儿“爸爸做的琴可厉害了,不用音响扩音,赛场的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听到!”不负所望,蔡芳咏在比赛中拿到第一名。用着爸爸的琴,她演奏的乐曲清澈明亮、共鸣悦耳、穿透力强,“技”与“器”相得益彰,赢得满堂彩。
不同于普通的木质工艺品,古筝的制作对于制作的技艺要求十分考究,需要制作者悉心打磨、精益求精,哪怕尺寸、外观完全一样的两台琴,工艺细节不同,呈现出的音色质量也会有天壤之别。因此,培养出一位熟练的古筝工匠,不仅材料损耗的成本高、周期长,更需要工匠耐得住性子,严格按照工艺保持“匠心”。
虽然开出了整个工业园区最高的工资,但蔡家的古筝厂仍面临招工难、留不住人的问题,原材料与市场“两头在外”,古筝作为精细工艺品在物流环节也需格外小心。
作为贵州唯一一家古筝生产厂,毕节当地也给了他们3年的场地租金减免优惠,使蔡爸爸可以专心研究古筝的设计和工艺革新,指导工人制作好每个环节,将他的匠法技艺传承下去。
“古筝制作本来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。在毕节,我们不难发现到贵州有很多‘非遗’技艺,我们大家都希望能把更多的‘非遗’文化结合到一起。”彭士泳说,使用大漆工艺对古筝来加工,使琴的密闭性更好,整体音色更有厚重感。大漆本就是一种很美的工艺,做在琴上更具有收藏价值。福州漆器、大方漆器、掐丝珐琅……慢慢的变多“非遗”工艺在古筝的制作上得以应用,可以让艺术更好地融入生活,迸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“最让我难忘的是艺考时,由于考试需要两台古筝,而我只有一台,蔡芳咏老师搬着自己的琴,乘坐高铁,从北京赶往石家庄,陪我参加艺考。当时蔡老师怕我搬琴手会酸,独自搬着两台琴走进去,我既震惊又感动。”正在贵州师范大学读四年级的学生褚咏琪回忆起当时的画面,仍是历历在目。“我在念初三的时候,因为文化课成绩比高中录取分数线低了一些,妈妈想让我考特长生,刚好音乐机构请到了蔡老师为我上课,开启了我与蔡老师之间的缘分。”
当时,褚咏琪正在学习弹奏的曲目是《茉莉芬芳》,虽然弹奏时错误百出,但蔡老师一直细心、温柔地教导她,哪怕有些地方反覆出错,她也依旧非常耐心地示范,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。
“我从蔡老师身上学到的最重要品质是真诚。在上课之余也经常与我交谈,叮嘱我在生活、学习上的需要注意的几点,关心我的身体健康情况,哪怕现在蔡老师并不在我身边,也依旧惦记着我。”褚咏琪说,蔡芳咏象是她人生路途上的指路人,帮助她增长自信、才识,不仅是老师,也是知己。未来,她计划跟随大学内的专业老师继续学习古筝,在明年完成自己的毕业音乐会。
在蔡芳咏的学生中,既有生活条件艰苦依然求学的10多岁的学生、也有历经人生坎坷不忘音乐梦想的70多岁的老阿姨……他们身上对于古筝的热情,让蔡芳咏感受到学习古筝的初心,收获到“教学相长”的正能量。